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科学家在帕米尔高原上建立了一个宇宙线实验站。当时,有两位苏联科学院院士设计了一套电子学系统,其中摆放有3种计数管和磁铁。利用这套实验系统,每当有粒子进入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电子学信号。不久,他们宣称已发现了十多个新粒子,并命名为“变子”。这两位院士由此获得了斯大林奖金,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研究这一发现后,当即明确表示“苏联人的发现靠不住”。理由是,电信号的重复性不好确定,仅凭一个电子学信号就断言有什么新发现太草率了。在他的意识中,做实验,尤其是宇宙线实验,一定要用径迹探测手段,这样才能以确实的证据示人,而且在许多年以后还可以复核。
当时,全国上下正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这当然包括学习苏联的自然科学。如果对苏联的工作持有不同看法,显然不合时宜。
何祚庥院士曾经回忆,当时自己在中宣部工作时曾与其他年轻人私下议论过这件事,觉得王淦昌在欧美留过学,说苏联科学家的发现“靠不住”,恐怕还是崇拜英美、轻视苏联的思想反映。
然而,最终实验结果表明,王淦昌的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后来在一系列更精密的实验条件下,其他科学家并没有找到一个所谓的“变子”。
回忆起这件事,何祚庥说,这件事当时在自己的心灵上引起的震动是巨大的。一是惊讶苏联人居然也有不成功的事情,二是从心眼里佩服王老敏锐的科学洞察力。王老对苏联科学家的直言批评,充分体现了他追求真理、崇尚实践的政治勇气和科学精神。
“这件事给我的启迪是,对科学问题的评价不能政治化,不能用政治观点去评价科学发现。”在何祚庥看来,这个原则应该永远牢记。
人物简介王淦昌(1907年5月—1998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奠基者,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独立提出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集中学习动员部署会
集中学习动员部署会
集中学习动员部署会
集中学习动员部署会
集中学习动员部署会
集中学习动员部署会
集中学习动员部署会
集中学习动员部署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