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农商银行:金融赋能乡村 “羊倌”奏响致富曲
垣曲农商银行:金融赋能乡村 “羊倌”奏响致富曲
在垣曲县历山镇刘村的青山环抱中,两千多只绵羊正悠闲啃食着草料,此起彼伏的“咩咩”声与山间风声交织,奏响一曲生动的乡村振兴乐章。这座存栏量达2000余只的养殖场,是40多岁的席大姐用三年时间、在垣曲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下打造的“致富王国”,也见证着一位返乡女性从“打工妹”到“养殖带头人”的蜕变之路。
返乡筑梦:从“打工者”到“羊倌”的华丽转身
2022年初,在浙江制衣厂打工12年的席大姐毅然踏上返乡路。“每月工资5000多元,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攒不下多少钱,更顾不上家里老人和孩子。”回忆起打工岁月,席大姐眼中满是无奈。经过半个月的市场调研,她将创业方向锁定在养羊产业——当地气候适宜、饲草资源丰富,且政府对畜牧养殖有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她早年曾在亲戚羊场帮忙,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
为了掌握科学养殖技术,她白天在羊圈观察羊群习性,晚上通过APP学习青贮饲料制作、疫病防治知识,凭着这股韧劲,她的养殖场在第一年就实现盈利,羊群规模扩大到400只。
金融“及时雨”:15万元贷款激活产业新动能
2024年初,随着羊肉市场行情走俏,席大姐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引进杜泊羊改良品种,但1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让她犯了难。就在这时,垣曲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工作组走进村里。“当时我正在给羊喂料,银行工作人员拿着宣传册就来了,仔细查看羊圈存栏、饲料储备情况,还问我有没有贷款需求。”席大姐回忆道。
经过实地考察,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席大姐的养殖场管理规范、防疫措施到位,且信用记录良好,当即启动“晋享贷”绿色通道。通过现场调查、评级、授信,当场为办理15万元贷款。拿到贷款当天,席大姐就联系工程队开工建设新羊舍,同时购入玉米、50只杜泊种公羊,在农商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席大姐的养殖场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长效护航:从“贷一笔款”到“伴全程发展”
每周,垣曲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小原都会到养殖场回访。除了跟踪资金流向,工作人员还为席大姐链接资源:协调县城羊汤馆帮助对接羊肉销售渠道,在垣曲农商银行的牵线下,席大姐与县城3家火锅店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每斤羊肉售价提高2元。
如今,养殖场已实现“自繁自育+订单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年产值突破150万元。(杨银军 孙晓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