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农商银行外出集宁开展金融服务活动
新绛农商银行外出集宁开展金融服务活动
七月的乌兰察布,阳光炽烈,风里裹着一丝草原的清凉。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浙江小商品批发市场,一场跨越1200公里的“温暖奔赴”悄然展开。
7月4日,新绛农商银行横桥支行在总行党委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支部和授信审批部的关心帮扶下,由三人组成“流动服务队”,带着总行党委的嘱托与家乡父老的牵挂,为在当地生活的58户新绛籍乡亲们送来了“家门口的金融服务”。
千里奔赴,只为回应一份“家乡情”
此次行动的背后,是新绛农商银行对“在外新绛人”金融需求的深度洞察。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绛乡亲赴外务工、创业,他们在就业、创业、生活中的金融需求日益增长,却常因距离远、时间紧、材料不全等问题,难以及时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7月3日晚,横桥支行服务队的3名成员顾不上舟车劳顿,刚抵达集宁区便迅速投入“战前准备”:调试移动终端、核对客户信息、梳理业务清单……凌晨1点,外出组仍在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咱多准备一分,乡亲们就能少跑一步。”客户经理史卫霞边整理材料边说。
“背包”里的温度:从“业务办理”到“心灵归港”
7月4日清晨8点,集宁区“浙江小商品批发市场”已热闹起来。横桥支行的“临时服务点”刚准备就绪,便围满了闻讯而来的乡亲。
“我这社保卡丢了,补办需要啥手续?”58岁的王大哥是最早到的客户之一。原来,他在集宁做装修工,社保卡丢失后一直没顾上补办,这次听说老家银行来服务,特意赶早。“您别急,我们带了移动制卡设备,现场就能办!”郭新宏一边引导王大哥填写信息,一边通过外带式自助办卡机帮他完成线上认证。15分钟后,一张崭新的社保卡递到了王大哥手中。
除了社保卡,授信与信用卡办理区同样人气高涨。“我开了一家小超市,最近想扩大规模,正愁资金周转。”从事生鲜批发的李老板向客户经理说明情况后,服务队立即调取他的经营流水、信用记录,现场完成信用评估,30万元授信当天就批了下来。活动中,服务队还特别开设了“金融小课堂”,用方言讲解反诈知识、社保政策、信用卡使用技巧,用“乡音”拉近距离。
21户、475万:数字背后的“双向奔赴”
截至当日18时,横桥支行服务队累计为21户新绛籍客户办理授信475万元(其中用信221万元),发放社保卡18张、信用卡7张,上门走访客户、解答金融咨询50余户。一组组数字背后,是“背包精神”的生动注脚。
从“一次奔赴”到“长久牵挂”
此次集宁之行,是新绛农商银行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缩影,更是“背包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它不仅是帆布包里的移动终端、宣传手册,更是走村入户的脚力、设身处地的思考、将心比心的温度。
“老家来人了”——这简单的五个字,道尽了游子的牵挂,乡情的浓厚,更承载着农商行与客户“双向奔赴”的深情。未来,该行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让“背包精神”走出新绛、温暖四方,让每一位在外奋斗的新绛人,都能感受到“家乡银行”的牵挂与守护。(任俊生 王芳 梁泽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