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河东 创意新生

在诗意与创新中探寻运城高质量发展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文化旅游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1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晚8时播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第四期——“王维篇”。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携探访团穿越历史长河,走进唐代诗人王维的故乡,即今天的运城。

自古以来,运城便是一片壮美的诗意之地。滔滔黄河水自晋陕大峡谷奔腾南下,于风陵渡折向东流。山河环绕间,便是河东大地。穿过汉风唐雨,历经宋韵元声,中华文明悠远厚重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也滋养了王维、王勃、王之涣、柳宗元等众多才华横溢的诗词大家。

作为拥有102处“国保”的“国宝第一市”,运城立足自然人文优势,不断探索以文化城、以文惠民、以文兴产的诗意表达,把诗意融入生活、融入产业、融入生态,孕育出从容自信、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并幻化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与澎湃动能。

诗意生活

双塔公园,临猗县最具代表性的公园之一,也曾是王维儿时嬉戏的永福院。这里承载着王维童年时代的许多记忆,也是如今临猗百姓日常生活的诗意桃源。

临猗县双塔公园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道寺双塔而建。据《猗氏县志》及两塔碑文载,两塔始建于隋唐年间,宋代重修。隋唐时期,这里曾是永福院,宋代改名为妙道寺。时光流转,当年寺院的殿堂早已不复存在,但东西两座砖塔依然屹立不倒。

如何将古建风貌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留住古韵与乡愁。临猗县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出发,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新路径,在文保项目建设、文物价值挖掘、文化名片宣传等方面探索,依托这两座古塔建设了双塔公园。

在探访团的诚挚邀请下,“王维”穿越到千年后的今天,重返儿时嬉戏的永福院。当看到自己儿时的游园已蜕变成百姓悠然休憩的双塔公园,“王维”感慨万千。

休闲健身、赏景游园的市民与“王维”擦肩而过,笑语相迎;园中的双塔湖、双塔文化长廊清水环绕,鸟语花香,时而传来几声地道的蒲剧;两座巍峨高塔,历经风雨洗礼与世代修缮,仍傲然矗立于云霄之间,仿佛“穿越时空”的使者,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塔下,王维与王缙两兄弟的雕塑前,围坐着前来“拜访学诗”的孩童。

诗意之间,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巧妙地有了勾连。

诗意的生活,还潜藏在运城人的日常生活中。“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夏县泗交镇西沟村隐溪里民宿,几位友人闲坐户外,沐浴着午后的阳光,品着泗交红茶,聊着天南海北的见闻;“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盐湖区南城街道柏口窑村,通过“文旅+城郊商业”融合,把乡村变成景点,把景点融入乡村;白墙粉立,黛瓦云铺,组合成一栋栋造型雅致的晋南民居,站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新村极目西眺,汾河如玉,黄河如带,像极了吴冠中笔下“白墙黛瓦,淡墨轻岚”的水墨江南……

用诗意装点生活,以文化沁润人心。行走运城,不时可见身着古装的翩翩少年,在古风古韵的街市中浅吟低笑、徐徐穿行,脸上洋溢着的自信和从容,就是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当双塔公园的晨钟响起,一份新的诗意在王维的心间涌动。

诗意农业

“维十几岁离开家乡后,便很少能吃到这种枣子了!”节目中,穿越到千年后今天的“王维”一边品尝着“儿时的味道”,一边回忆着当年自己名动长安之时,弟弟夏卿曾经用家乡的枣招待友人的情形。

当“王维”得知家乡的枣如今不仅有数十个品种,种植面积超过1.3万公顷,每年有3亿公斤的产量,还开发出枣花蜜、枣干、枣醋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时,“王维”发出“真想不到千年之后家乡的变化竟如此之大”的感慨。这一刻,他的内心应该是无比欣慰和甜蜜的,以至于笑着将所剩枣子全部“打包带走”。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粮棉种植为主的临猗县庙上乡为了探求致富之路,结合涑水河畔土地盐碱性高、适宜种枣的实际,选取了鲜枣作为主导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枣的品种从一到多,种植模式从露天到设施大棚,鲜枣销售从6月到11月的跨越。

近年来,临猗县立足县域鲜枣的种植优势,全方位推动“南果”发展战略,制定了全省首个“设施冬枣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实施六项鲜枣高新管理技术,科学规范“临猗冬枣”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成功申报“临猗冬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断做优做强鲜枣产业。如今,冬枣已经成为临猗县继苹果之后又一新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王维老乡、大唐的另一位诗人王勃的故乡——万荣县通化镇,打造以樱桃为主导的小水果现代产业园,创新走出了一条融合了当地“三王”(王通、王绩、王勃)文化与樱桃采摘旅游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描绘出一幅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

放眼全市,着眼于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目前全市已发展形成了粮、果、菜、畜等主导产业和循环产业链条,拥有20多个“国字号”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拥有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重点打造果品蔬菜、饮品酿品、主食糕点、药材药品、肉蛋制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苹果、油桃等优质水果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76个国家和地区,果业出口成为省级战略。“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等优质农产品正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

目睹当下家乡百姓富足无忧的生活,王维心中满是欣慰与赞叹,这不正是自己心中那幅理想国的诗意画卷!

诗意文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开元年间的某天,过着寄情于山水、游历于坊间生活的诗人王之涣登上了家乡蒲州(今永济市)的鹳雀楼。望着远处一轮夕阳渐渐落进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浩浩荡荡的黄河波翻浪涌,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流淌于笔尖,他挥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流芳百世的《登鹳雀楼》。

那时的王之涣一定不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将会永远与这座楼阁连在一起,年年岁岁,暮暮朝朝。他更不会知道,正是他的这首诗,不仅让鹳雀楼跻身“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还让众多慕诗来到鹳雀楼的游客,仿效他登楼赋诗,远望黄河奔流,寄寓诗意人生。

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寻找到切合城市、切合时代、切合人民的表达,是运城让文物风貌“活起来”的密码。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运城市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等多重方式加快文物活化利用,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性,不断给市民和游客以全新体验。

2024年,借助《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爆火,运城又被这位“大唐人士”“悟空”带火,众多游客跟着“悟空”在移步换景中“零距离”体味河东的“前世今生”。从创于唐贞观年间,历经风雨也不曾被掩盖光芒的福胜寺,到因楼上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的后土祠秋风楼;从“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到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举世瞩目的搬迁工程、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而享誉华夏的永乐宫;从全国仅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的广仁王庙,到目前已知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解州关帝庙;从大型沉浸式夜游体验剧《梦境·西厢记》,到大型沉浸式游园演出《宋韵·南风歌》……越来越多的游客跟着“悟空”到运城旅游、生活、研学、投资,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交融次第开花。

如今的运城,围绕“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目标,狠抓景区建设,推进文旅融合,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游客体验,持续叫响“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文旅品牌,努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把诗意和文化做成了人人参与的富民产业。

诗意生态

跟随“王维”的脚步,探访团来到了运城盐湖。望着正午时分七彩斑斓的盐湖,“王维”发出“真想不到,千年之后的盐湖竟是此般如诗画之地”感慨的同时,也产生了“如此国之命脉,为何不见重兵把守”的疑问。

运城盐湖古称河东盐池,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也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湖泊,已有4600多年食盐开采史和70多年无机盐开发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盐田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为了全面恢复盐湖生态,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运城市全面停止盐湖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活动,实施退盐还湖。千年盐湖正在向生态保护、风貌重塑、产业转型、全域旅游的“绿色发展”转变,盐湖由此实现了从“生产”到“保护”的功能转变,实现了在城市发展和历史发展定位中的“华丽转身”。

从2021年开始,运城市启动盐湖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堤埝整治、垃圾清理等,从根本上改善盐湖的整体生态环境。同时,依托独特人文、生态资源,将运城盐湖景区升级改造为精品旅游度假综合体,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运城盐湖焕然新生,绽放出新的光彩。今年国庆假期,运城盐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6.0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在此基础上,运城市立足独特的山川资源、区域优势,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着力打造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和峨嵋岭绿色产业示范带“五条绿色走廊”,统筹推进运城市黄河、汾河、涑水河、中条山、峨嵋岭绿色高质量发展,合理聚集产业空间,有效聚合盘活生态要素资源,持续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几年过去,盐湖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吸引来了反嘴鹬、火烈鸟、天鹅、大鸨等200多种鸟类在此安家,昔日的“工业湖”蝶变为美丽的“生态湖”。

如今的运城盐湖,“池盐博物馆”“彩虹路”“木栈道”“006号灯杆”已成为游客必去的“网红”打卡地。行走在盐湖中的堤埝上,耳边有风,天上有云,水中有盐,心中有诗,正所谓一半是柴米油盐,一半是山川湖海,这不正是我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吗!(韩维元)

(责编:杨倩茹、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