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中国行第一站 我选运城”
“环中国行第一站 我选运城”
▲抖音博主“是青木啊”
近日,来自西安的抖音博主“是青木啊”以运城为起点,开启环中国行。这个被称为“最早叫中国”的地方,用最质朴的方式,向她展示了文明的延续:玉米地里的石碑、家门口的古代戏台、香火不断的解州关帝祖庙,还有街边1元1个的圈圈馍……
她发现,历史在运城不只是景点,更是生活本身!
我没有准备好,但3月我出发了。这次我想环中国行,了解到运城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所以第一站,我想去那里看看。
起先,我觉得运城很远,因为她是关公故里、国宝第一市,有上百处国家级文化遗产,甚至还有漂浮不沉的“中国死海”。
后来,我觉得运城又很近,因为“历史上的中国”在这里是生活。高密度散落的古迹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6000多处不可移动的文物,或许在一片玉米地里,又或许在某户人家的门口。所以,来运城不像是在旅行,更像是去别人家里做客。
这里是柳宗元、王维、司马光、关汉卿等很多名人的故乡。但最重要的,她还是关二爷的故乡。
在解州关帝祖庙,我看到来自各地祈福的人,那也是我第一次亲切地感受到,原来忠义之魂在千年后依旧流淌是那样真实的感觉,它看得见、听得见。换句话说,我们拜的是神明,又好像是随时守护在自己身边的庇护者。
运城的美食不讲究排场,但味道真的实在又好吃。
所以入乡随俗的第二件事,就是让馍、面、饼成为舌尖的美味。从1元1个的圈圈馍,到葱花饼、稷山饼子,各种各样的面食,有的加红枣,有的加鸡蛋。
中午去吃鱼+面的时候店铺没开门,于是,我去旁边点了单人份的摇滚炒鸡,没想到12元钱直接吃到饱。
山西不愧是面食大省,能用简单的食材做出情怀、做出花样,何尝不是一方水土的大智慧!
在运城,我没有打卡很多景点,而是像这里的普通居民一样生活。
我去了盐湖。那天风很大,我又从钟楼走到老西街,看到了河东道台衙门,找到了刷新的大白门。市集尽头还有一家中药摊位,老板说看上什么随便选。
傍晚,我在006号灯杆处遇到一个小朋友。刚开始,他只是被我的无人机吸引,后来他跟我说,长大后最想去的城市是杭州。还有晚上打车的时候,我发现出租车上有一尊关公像,借着话头,司机和我聊起运城的过往,“晋商的由来就是从运盐开始的……”
我想,旅行也终归是要留点遗憾的。尽管这天我没有吃到鱼+面,没有看到盐湖的落日,但在那些每每与这座城市产生链接的时刻,我都觉得,要更认真地活!( 赵泽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