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古言今”盐湖文物系列解读——解州关帝庙建筑群解析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文化旅游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解州关帝庙建筑群始建于隋朝,是我国始建最早、规模最大、规制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关公文化宫殿式建筑群。其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前朝后寝”、形制完备,各式建筑时代序列完整、技艺精湛,堪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并肩,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

景区内殿阁巍峨,牌楼耸立,主次分明,布局严谨。端门、雉门、午门鳞次栉比;威震华夏、万代瞻仰等牌坊结构独特;崇宁殿、御书楼斗拱交错,重檐飞翘;春秋楼的 “倒悬藻井”“悬梁吊柱” 巧夺天工,是大型楼阁式建筑的孤例。“板刻《春秋》” 雕刻苍劲有力,国内绝无仅有,堪称 “三绝”。整个景区形成 “一殿四亭五门六楼八坊” 的宏伟景观:“一殿” 指崇宁殿;“四亭” 为君子亭、结义亭、钟亭、碑亭;“五门” 包括端门、雉门、午门、寝宫门、厚载门;“六楼” 有钟楼、鼓楼、御书楼、刀楼、印楼、春秋楼;“八坊” 含结义坊、威震华夏坊等。​

殿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多位于中心或中轴线上,空间尺度大、结构装饰考究,是中国古典建筑精华的集大成者。​

崇宁殿是景区的主殿,因北宋崇宁三年宋徽宗追封关公为 “崇宁真君” 而得名,其创建于陈、隋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二年重建遗存。​

崇宁殿体量宏大,位居中心,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屋顶覆盖黄绿色琉璃瓦。正脊采用狮子驮宝珠的山字形刹顶,两侧有 “八仙” 人物,巨龙式鸱吻背部雕二蟠龙,垂脊脊兽为麒麟,戗脊脊兽是行龙,翼角龙首欲飞,尽显威严。​

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是祭祀大典之地,平面呈长方形,正面设御路坡道,青石雕刻二龙戏珠,具宋金特征,是庙内现存较早文物,也证实台基为历代重建旧基。​

御路两侧有华表一对,基座、表身、宝盖皆为八角形,伞盖上雕蹲式朝天犼,风格古朴,作为仪卫设施象征站班、守卫之意。月台上沿以石雕栏板围护,雕有龙、狮等图案,技法精细。​

月台中间设铜案,案前有铁铸仙鹤、铜仿古香炉。铜案上有一指宽槽缝,传说为关公磨刀试刀痕。​

崇宁殿四周环廊,外围 26 根蟠龙石柱,前檐 8 柱为圆雕,每柱雕二龙(降龙);后檐及两侧为半圆雕,每柱雕一龙(升龙)。34 条蟠龙形态各异,造型罕见,为明嘉靖三十七年之作。​

梁架结构分廊庑和殿身梁架,殿身为九檩四柱式,廊庑施双步梁。前檐额枋镂空雕刻精美图案。两层檐下各施五踩双下昂斗拱,共一百三十六攒,造型华美。​

殿内塑关公帝王装束坐像,龛前供案两侧塑陆秀夫、张世杰侍臣像。殿内外悬四十余方牌匾,其中 “神勇”“万世人极”“义炳乾坤” 为帝王御书,其余多为各界敬献,反映关公崇拜的广泛及祖庙地位。​

崇宁殿以皇家规格为形,忠义文化为魂,是明清官式建筑典范,也是 “皇家 — 民间 — 宗教” 三位一体的物质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忠义精神的永恒尊崇。(来源:盐湖文保中心)

(责编:韩蕾、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