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古言今”盐湖文物系列解读——解州关帝庙建筑群解析(二)
“溯古言今”盐湖文物系列解读——解州关帝庙建筑群解析(二)
巍然矗立于庙院核心的御书楼,原名八卦楼,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精湛建筑艺术的瑰宝。它不仅见证了清帝康熙御笔题匾“义炳乾坤”的荣光,更在岁月的流转中,以其独特的形制、繁复的雕刻和精妙的构造,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成为解读这片古老庙宇建筑密码的关键所在。
御书楼
现存的御书楼,台基为明代遗存,屋架属清代康熙和乾隆时期的遗构。其平面呈正方形,两层三檐歇山顶,整个楼体坐落于砖砌台基之上。台面四周设有石雕勾栏,由30根望柱和28块栏板组成。柱头雕刻成狮、猴、仙桃、童子等造型,神态生动传神。栏板为高浮雕,雕饰简洁,刻有祥禽瑞兽、文人武士及花卉图案,逼真传神,祥瑞之气极其浓郁,把“加官进爵”“青云直上”“修文偃武”“封侯挂印”“清廉一品”“富贵安康”的美好寓意绽露无疑。
御书楼一层,每面宽五间,四周环廊,实际楼身每面为三间。明间前后均出抱厦,通透畅通。前抱厦一间,为龟须座式单檐庑殿顶。后抱厦三间,为单檐卷棚顶。此种前小后大抱厦,在古建中实属罕见。后抱厦的形制可以作为“乐楼”使用。其面朝崇宁殿,每逢庙会祭祀活动,则会利用其最上层石阶的卯眼铺设木板形成戏台台面,供戏班在此酬神献演。
屋顶全部用黄绿色琉璃构件覆盖。底层和二层楼檐规制略同,均设围脊,四角无合角吻,以吞口代替,戗脊两侧均雕黄色缠枝牡丹。二层楼檐四角岔脊各蹲小狮子一枚,脊端傧伽端庄,套兽昂首,翼角有翱翔之感。三层为歇山顶,由十五节脊筒对接,俗称“十五品”。脊侧及脊座雕缠枝牡丹,绿釉枝叶,黄色花束。脊中央无刹座,实刹为狮子驮宝瓶,两侧有四位仙人,偏中部的两位立式,边上的两位乘着坐骑,西侧的坐骑为凤,东侧的坐骑为龙,龙凤皆蹲式。山西诸多明、清建筑的脊背仙人之类,除了傧伽,以龙凤为坐骑者甚少。这两处龙体甚大,仙人颇小,堪称孤例。
楼内梁架中心,为八卦藻井。藻井井口,置于七架梁上,外观轮廓为方形,中心及井底为八角形,底心雕刻“二龙戏珠”图案。整个藻井形制,似为方形和两个八角形重叠组成。
御书楼内侧上悬“圣神武文”横匾一块,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介休商铺敬送。外侧悬有“绝伦逸群”横匾一块,匾文系清乾隆年间解州知州言如泗所书。
钟楼、鼓楼
钟楼、鼓楼是悬挂宏钟、放置巨鼓的两座楼阁式建筑,形制类同,位置对称,钟、鼓位列端门东、西两隅,与北京故宫午门及东西角楼的布局略同,增庙堂之威严,显壮丽之气势。
钟、鼓二楼系明万历年间(1573—1620)增建。楼身每面三间,平面为正方形,重檐歇山顶。钟、鼓二楼屋檐下,各悬竖牌一块,其上楷书“钟楼”、“鼓楼”二字。
钟、鼓二楼下层方形砖砌墩台,整体呈梯形稳固结构。东西间当心设砖砌券洞,形成半圆形拱门,洞顶横匾镌刻“关圣义起”四字。楼身每面三间,四面相等,平面为正方形。四周檐柱(即廊柱)十二根,内设金柱四根。两层檐柱柱头上,皆施额枋和平板枋各一周。楼身下檐斗拱,依檐柱一周布列,共计二十攒。钟、鼓二楼的瓦顶为黄绿色琉璃覆盖,正脊雕牡丹花堆,垂脊饰黄、白、赭(zhě)三色牡丹,象征富贵吉祥,下端雕龙形垂兽。戗脊较短,戗兽作龙首式。岔脊外端雕武士一尊,翼角套兽翘头仰望,给钟鼓楼以如翚(huī)斯飞之势。
官式建筑强调轴线对称与等级规制,而此钟、鼓二楼通过夸张的出檐比例、高翘翼角、纤巧脊刹等,突出“秀丽挺拔”的视觉冲击。
刀楼、印楼
刀楼、印楼以楼内分别藏有青龙偃月刀、“汉寿亭侯”印而得名。位于“气肃千秋”坊和春秋楼之间,是后宫内位置对称、形制相同的两座楼阁。二楼迎面对峙,印楼坐东向西,刀楼坐西向东。
刀楼、印楼初名不详,与春秋楼同时肇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火焚后重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州言如泗改“八卦楼为御书楼,又改麟经阁(即春秋楼)前楼为刀、印二楼,厘正匾额”。此后,清末、民国几经修葺。现存建筑为道光四年(1824)补修。
刀、印二楼面宽、进深皆三间,二层三檐十字歇山顶。屋顶全部用黄绿色琉璃覆盖,结构简洁,造型秀美。二层檐柱之间设木勾栏围护。楼内额枋上雕刻琴、棋、书、画和婴戏图案,题材别致,构思奇巧。二层楼板当心设八角形井口一眼,抬头仰望,楼顶藻井一目了然。
从御书楼承载帝王墨宝的荣光,到钟鼓楼以宏音增添庙堂威严,再到刀印楼珍藏圣迹彰显忠义,这些历经沧桑的楼阁,共同构成了这座庙宇建筑群中最为璀璨的乐章。它们不仅是明清风貌的珍贵遗存,更是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永恒见证。其歇山顶的恢弘轮廓、琉璃瓦的流光溢彩、木石雕刻的精妙寓意,以及匠心独运的空间布局,无不将“加官进爵”、“青云直上”、“修文偃武”、“富贵安康”等美好祈愿凝固其中。御书楼及其相伴的钟鼓楼、刀印楼,宛若一部部立体的史书,以其无声的语言,向后人展示着信仰的虔诚、技艺的巅峰与文化的厚重,是当之无愧的凝固史诗与不朽艺术杰作。
(来源:盐湖文保中心)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