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北站与张孝机场之间的快速连接线被打通,实现了互联互通……

中心城区舜帝街正式建成通车啦!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文化旅游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扩容提升后的道路平展宽阔    更新安装的路灯

车辆行驶在新开通的舜帝街上

新建成投运的下穿立交桥

12月28日11时许,随着简单而富有历史意义的通车仪式结束,中心城区舜帝街正式建成通车。这标志着运城北站与张孝机场之间的快速连接线被打通,实现了互联互通。今后,市民来往高铁站和机场之间无需再绕远路,乘车经舜帝街下穿侯平高速运三段,就可快速实现空铁换乘服务。

互联互通 出行更便捷

当天,听闻舜帝街即将通车的消息后,家住运城经开区的南文龙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并同几个朋友早早来到通车仪式现场,见证历史性的一刻。南文龙说:“期盼已久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很高兴!今后,我们从经开区去市区或者高铁站,再也不用绕道机场大道了。从舜帝街走,就很便捷!”

长期以来,受侯平高速运三段下穿立交桥建设的制约,来往机场和高铁站之间的连接线一直不通。曾有个简易的涵洞,但因路况和下雨积水问题,导致道路时常中断。为彻底打通机场同高铁站的互联互通,提升城市功能品级,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舜帝街东延扩容改建道路工程。

舜帝街东延扩容改建道路工程是中心城区“九纵九横”、运城经开区“两纵三横一连”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要道之一。整个项目西起安邑东路,下穿侯平高速运三段,东至机场大道。项目道路全长约4.5公里,按照城市主干道双向八车道标准建设。项目由运城市城投集团公司承担建设,于今年2月4日开工,历时10个月建成通车。

舜帝街的正式通车不仅标志着运城北站与张孝机场实现了互联互通,而且也打通了黄河金三角(运城)创新生态集聚区与运城经开区“最后一公里”,对构建运城新交通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扩容提升 道路展新颜

“舜帝街不仅通了,而且机场门前的道路也变成了双向八车道,开车路过感觉很舒服!来往市区和机场从此又多了一条路!”出租车司机马师傅说。

舜帝街东延扩容改建道路工程不仅打通了来往机场和高铁站之间的交通瓶颈,而且还对舜帝街(侯平高速运三段东220米处至机场大道)段的原有道路进行了提升改造。

该段道路始建于2002年,由于建设时无统一规划,存在雨污不分流、污水管径不足、地下管网和地下电力管线错综复杂、路面和基础全段均不一致、地下水位过高等不利因素。为此,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对其进行扩容改造。

自5月22日正式进场施工以来,经过全体施工人员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截至9月5日,正式完成了全段的细沥青面层的铺设及划线工作。从5月22日至9月5日,共计106天,创造了新的速度。

如今,崭新的沥青路面,雪白的斑马线,夜间明亮的路灯,雨污分流,各管线入地,让整段道路焕发新颜,城市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克服困难 打通交通瓶颈

整个道路工程中,最为关键、施工难度较大的环节就是下穿侯平高速运三段立交桥的建设。整个下穿立交桥的建设,不仅要建设全断面混凝土框架桥,而且还要提前建设高速保通工程。

市城投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关施工单位克服施工地质条件差、施工工序多、时间紧迫、疫情反弹、高温多雨、环保管控等特殊困难,高效办理了全市第一个市政道路临时用地手续和高速、高交涉路手续。

相关施工单位负责人表示,在接到项目建设任务时,就知道是个重活,需要“白+黑”迎难而上抢时干。特别是框架桥部分,设计院给的合理施工周期为160天,项目部从6月21日拆除高速路,至8月24日晚高速恢复通车,历时64天,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整个框架桥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克服不利施工条件的情况很多。从进场第一铲“1米就见水”到1.5米的沙袋水坝“防洪抗涝”,从酷暑高温的“钢筋烫手”到多雨季节的“接力施工”,从9节300米U型槽的“钢筋混凝土船”到10500余根桩基“多类复合桩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上下一心,围绕建设任务总目标,科学组织、倒排工期、协调推进,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如今,看着新建成的下穿立交桥投运,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所有人员倍感自豪。正是由于大家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今天整条道路的顺利通车。(祁克宁)

(责编:韩蕾、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