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作笔 谱黄河新篇
——运城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步履铿锵
以奋斗作笔 谱黄河新篇
——运城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步履铿锵
秋尽冬来,黄河之畔,水鸟蹁跹、良田成画;中条山下,产业似火、发展如歌,时代的大潮汹涌澎湃。
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风生水起,从稳步推进“一区两城三强市”到全面布局“一核三翼七支点”,从“五条绿色走廊”生态美景华彩蝶变到“合汽生材”新兴产业成形成势……新时代转型发展的进行曲中,运城以竞进有为的奋斗之姿,奏响了一个又一个农业更强、产业更绿、文旅更热、生态更美的壮美华章。
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运城蓬勃向上的发展轨迹: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建市之初的187.9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2329.9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增速全省第三;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居全省第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这座撤地设市仅20余载的城市,正在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的亮眼成绩,铺展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特优兴农 科技助农
农业强市丰收图景焕彩更新
时令已是冬日,但漫步河东大地,农家院落依然铺展着红彤彤的苹果、绿油油的冬枣、黄澄澄的甜柿,到处停满抢购水果的南北客商。黄河岸边,新鲜上市的临猗大闸蟹,活蹦乱跳的永济白对虾……黄土地的新特产成了镜头前的俏销货。
黄河研墨,沃野为卷,农业大市运城在“地”里做文章,从“技”里挖潜力,从“慧”里找底气,倾力打造现代农业强市。黄河岸畔粮满仓廪、硕果盈枝、虾肥蟹黄,特优农业、工业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全面推进,富民产业红红火火,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丰收答卷。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运城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加快推进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累计建设核心示范区24个,高标准农田达到518万亩。2024年,运城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单产实现“双增”,总产量13.8亿公斤,占全省55.7%。
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聚焦“稳粮、优果、强菜、保畜、兴渔、促药、富林”七大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持续打造绛县樱桃、新绛油桃等连片现代果业示范园区,带动果业特色化、标准化和果文旅融合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园林水果产量105.2万吨,同比增长10.6%,14大类73种水果远销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全省80%。重点实施设施渔业、供港蔬菜等“四南四北”产业项目,打造“厚民晋茶”品牌,建设4个供港蔬菜基地,种植优质水稻6万余亩,实现罗非鱼工厂化养殖和对虾、大闸蟹规模化养殖。聚焦精深加工,全力推进优质果蔬、饮品酿品等5大产业集群建设,深入实施晋南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示范联合体建设等项目。2023年,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坚持品牌强农,累计认证有机农产品4个、获证绿色食品230个、认证“圳品”7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7个,完成市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20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运城苹果”“临猗苹果”“万荣苹果”“夏县西瓜”“绛县大樱桃”5个超亿元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达171.76亿元。
沃野之上、山乡之间,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正铺展开来。
产业向绿 生态向美
黄河流域转型发展成形成势
“三二一,点火!”10月28日,科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匣钵项目成功点火运行,为运城锂电池行业再添“新军”。据了解,该项目一期投资3.5亿元,生产过程将全部采用智能控制,多个工艺环节与生产设备为行业原创。项目投产后,将与垣曲县另两家企业,构建起运城锂电池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施产业转型‘五个行动’,统筹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运城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运城市委五届七次全会上,市委书记丁小强说。
倾力打造“合汽生材”(“合”即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汽”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材”即新材料)新兴产业地标;着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焦化500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现代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建材5个100亿级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运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1.7%。从2019年到2023年,5年来,运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30%。
生产方式向绿而生,生态保护逐绿而行。沿着遍布全境的旅游公路漫游,如同在画廊里穿行。飞鸟蹁跹的浩渺盐湖,城水相融的湿地公园,产业兴旺的生态廊道,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主题曲在河东大地激情奏响。在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宏伟进程中,运城强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加快建设“五条绿色走廊”,健全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机制,“一指标一策”整治大气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奔腾不息的黄河,记载着运城“绿色先行”的奋进与梦想,铭刻着河东儿女“生态优先”的智慧与力量。染绿色之墨,落点睛之笔,万古长河的时代新绿,正在运城大地层层晕染。
培育业态 塑造品牌
“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绿叶”初展
“盐湖很美,未来还会更美。”站在盐湖边上,看着堤埝上如火如荼的生态修复项目,北京游客秦海由衷地说。他的面前,潋滟银湖、滴翠中条,与城市风貌一脉相连,如画美景仿若浑然天成。
从春节假期永济“水上列车”火爆出圈,到五一假期位列全国最受欢迎小众旅游目的地第二;从8月下旬跟着“悟空”游运城让102处国保单位走红全国,到国庆假期源源不断的客流挤爆大小景区,运城终于以其冠绝古今的古建奇珍、山水人文,诚意满满的服务和爱意,种出了一颗“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流量长红的文旅硕果。
运城的文旅融合,不仅是一场文化与自然的碰撞,更是一次全方位的产业升级。近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运城聚焦打造旅游强市和全省旅游热点门户,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综合实施“挖掘阐释、传承普及、文艺创作、价值观培育、文化体制改革”五大工程,部署的12项改革,已有10项如期完成,“打造旅游热点门户”“完善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体制机制”两项改革正在扎实推进。从“建设知名旅游强市”到“打造旅游热点门户”,从“游山西运城,读华夏历史”到“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运城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全链条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建设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域中心、关公忠义文化和华夏根祖文化的旅游目的地,把运城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最近,一则“秦晋之好”旅游惠民年卡即将上线的消息,再次燃爆网络。这张旅游年卡,不仅覆盖西安、咸阳、铜川、商洛和运城的60家景区,还可在8家景区演艺及27家民宿享受最大5折的优惠。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服务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辐射全国的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已成为运城文旅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只是旅游年票,免费公交、公众考古、沉浸式演艺……在强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倾力锻造以盐湖旅游度假区、夏县泗交康养旅游度假区、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等为龙头的文旅核心吸引物的同时,运城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持续打造精品文化活动,不断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开通城景通免费直通车、中条山文旅直通车、跟着“悟空”游运城免费直通车,为游客温历史、品文化、鉴文物、赏古建创造更加独特而极致的旅游体验。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市45家A级景区和岚山根景区,累计接待人数2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17.18%,累计门票收入1860.37万元,同比增长47.74%。
坚持以绿为底、绿色先行,活力十足的运城儿女,正全力以赴把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使命担当化作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张海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