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数智赋能“枣”赢天下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聚焦三农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临猗冬枣产业发展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快车道。7月13日,随着临猗第六届鲜枣产业发展推介周活动开幕,在临猗庙上乡万亩优质冬枣产业示范区,枣农们正在利用现代数智设备,进行枣树管理,他们只要轻轻一点,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一目了然,轻松实现打药浇水施肥和种植环境控制一键远程操作。

临猗现代设施鲜枣数智产业园位于庙上乡万亩优质冬枣产业示范区,规划建设1200亩集现代设施鲜枣数智化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占地100亩,建设高标准钢架棉被智慧大棚18座,1200㎡玻璃温室大棚1座,配备了种植示范区、科研实验区、育种育苗区、数智体验区、植物加工厂等功能,配套建设“五大系统一大平台”。

智能温控系统:智能温控、智能通风、智能卷帘等大棚环控设施运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实现对大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的自动化调节和控制,并且可以远程监控和管理,达到优化植物生长、提高产量、优化水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目的,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土壤监控系统:通过土壤监测、湿度传感等设备对土壤肥力、墒情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实验室土壤分析报告,运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精确测土配方施肥,避免了大化肥的滥用,可实现节水16%到30%。

虫情监控系统:由杀虫灯、病虫引诱设备、捕捉设备对园区内病虫进行样本捕杀,并通过自动打药系统适时对突发虫情进行高效灭杀遏制。

采光控制系统:结合自然光照情况,通过计算机设定,远程控制设施大棚覆盖棉被避光,或开启植物补光设备进行人工补光,确保科学精准采光。

水肥一体化系统:集约化自动化打药浇水施肥,可实现药、水、肥统一精准管理,节约成本,节约人工,提高质效。

智慧物联网终端操控平台。运用各系统终端设备收集汇总信息,通过计算机运算对智能化设备输出指令,完成信息收集、分析、运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并从产业分布、产业基地、全维监测等多方面展现产业信息和物联网实时数据。

加快现代设施农业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已成为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今,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在临猗县现代设施鲜枣数智产业园日益广泛推广应用,并衍生出“枣业+生态”“枣业+文化”“枣业+旅游”等新业态,让临猗“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有了十足的底气,奏响了枣业高质量发展“大合唱”,撑稳了全面乡村振兴的一片天。(王萍娥)

(责编:杨倩茹、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