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小草莓大作为 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盐湖区:小草莓大作为 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支撑。在盐湖区解州镇曲村,聚祥佳家庭农场自2023年搭棚起步,历经短短两年,迅速成长为盐湖区大棚经济的闪耀标杆。如今,一颗颗小小的草莓,正凭借甜蜜的力量,勾勒出强村富民的崭新蓝图。
近日,记者踏入聚祥佳家庭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十座排列整齐的现代化温室大棚。步入大棚,浓郁的草莓甜香扑面而来。此时,农场负责人、“90后”高金凯正忙碌其中,耐心地向游客传授采摘窍门:“大家要选这种个头小些的草莓采摘,别看它个头不大,口感可是格外香甜,因为小草莓往往能完全成熟。”
别看高金凯年纪轻轻,在草莓种植领域,他已然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十年前,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与憧憬,高金凯在席张乡席张村流转30多亩土地,毅然开启大棚草莓种植之路。2023年5月,他又瞄准解州镇曲村,流转40亩土地,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甜蜜事业版图”。谈及选址曲村的原因,高金凯表示:“曲村地处中条旅游廊道,距离市区较近,便于游客前来采摘;而且这里水质优良,十分利于农作物生长。”
目前,园区一期工程已顺利建成26个大棚,棚内精心培育着10余种草莓。为了种出品质上乘、口感绝佳的草莓,聚祥佳家庭农场积极探索创新,采用“间作套种+有机种植+智能管理”的先进模式。利用蜜蜂进行自然授粉,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变化,精准调控光照时长、灌溉水量与频率,为草莓生长创造最优环境。
在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助力下,聚祥佳家庭农场的草莓品质大幅提升,深受消费者青睐,也为农村探索新发展业态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盐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挥乡村生态、文化领域独特优势,培育休闲采摘、生态康养、露营垂钓、乡村民宿等新业态。高金凯敏锐捕捉到“中条旅游廊道”蕴含的巨大潜力,凭借优越区位优势,打造“采摘+研学+农家乐”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进军休闲采摘农业这片“新蓝海”。
随着草莓产业的蓬勃发展,聚祥佳家庭农场为曲村的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曾经零散闲置的村集体土地在农场带动下被充分利用,重焕生机。产业收益又反哺乡村建设,形成良性循环,让曲村从普通村庄华丽变身为乡村振兴新样板,吸引周边众多人前来参观学习、游玩体验。
曲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耿永定介绍:“村集体投资30万元,采取托管模式,每年保底分红6万元。2024年,我们又新建6个大棚,政府投资50万元,村集体投资15万元,预计今年能带来5万元收益。”
对于农场的未来,高金凯早有规划。“接下来,我们计划扩大园区规模,种植蓝莓、小西红柿等,延伸采摘链条。今年还规划了一片草坪地,准备建设一些游玩设施,丰富采摘乐趣。往年我们以线下销售为主,今年会重点开拓线上渠道,通过‘农业+旅游’‘线上+线下’,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产业更好发展。”高金凯信心满满地说。(耿金乐 王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