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野生猴头菇“住”进产业化基地 头茬菇喜迎采摘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聚焦三农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垣曲县的猴头菇种植基地迎来重要节点——首批人工培育的10000余棒野生猴头菇正式进入成熟采摘期。经过不懈努力,垣曲历山地理标志产品“猴头菇”,成功实现由原来野生采收向人工驯化产业化种植的跨越。这一成果填补了运城市野生猴头菇驯化人工种植技术及产业化发展领域的空白,有力推动当地特色农业朝着高附加值方向迈进,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垣曲县清源村绿香春溪猴头菇种植基地,一朵朵直径8—12厘米的猴头菇簇拥在菌棒上,乳白色菇体饱满紧实。村民们穿梭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装箱。第一批试种的10000余棒新鲜猴头菇将从田间地头直达运城市的连锁超市。

垣曲县境内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菌类猴头菇就生长于此。2022年,垣曲县把历山原始森林猴头菇列为“垣曲六宝”之一,并大力进行宣传推广。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2023年,垣曲县委、县政府与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联合攻关,建成全市首个猴头菇标准化培育基地。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波说:“我们依托当地独特的温湿度、腐殖质等自然条件,模拟野生猴头菇生长环境,所有菌棒原料均来自森林抚育产生的修剪枝条,培育过程零污染。历经两年技术迭代,成功突破菌种驯化、仿野生培育等核心难题,可以说在野生资源保护性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从稀有的“林中珍品”到实现产业化发展,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增收的希望。

近年来,垣曲县依托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以打造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基地为目标,稳步实施“11523”产业规划,加大对食用菌研发、培育、生产等各环节的支持力度,全链条推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支柱产业。(杨银军 董云 张文轩)

(责编:韩蕾、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