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英言镇:党建引领新路子 木耳种植开新篇
垣曲县英言镇:党建引领新路子 木耳种植开新篇
今年以来,垣曲县英言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打造木耳产业基地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通过政策引导、党员带动、种植户参与、市场拓展等方式持续,做大做强木耳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春光无限好,农忙正当时。走进英言镇关庙村,远远地就能看到一排排乳白色的菌棒规则有序地排列在田间,村民们把养菌棚里发满菌丝的木耳菌棒搬运出来,整齐地摆放在黑膜上,让菌棒充分吸收阳光和水分,静待木耳菌棒开出致富“黑牡丹”。
英言镇关庙村圣威种植合作社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生产的木耳菌棒菌丝分布完全,长出的木耳质量上乘,色泽均匀,食用起来口感爽脆,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垣曲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关庙村抓住这一契机,大规模生产木耳菌棒,销售到县城及其他地区。
今年是吕梁地区第二次在关庙村购买木耳菌棒,50万袋的木耳菌棒,足足占满了10个养菌棚,为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合作社丝毫不敢松懈,技术员每天都会去养菌棚里挨个检查菌棒生长情况。
同时,关庙村不断盘活村内的闲置土地,由村党支部带头发展木耳产业,扶持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小菜园发展木耳,形成特色庭院经济发展之路,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实现增收。 近年来,英言镇关庙村充分发挥党建优势,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以及产业联盟的集聚效应,采用 “党支部 + 村集体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的发展模式,对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实行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把控产品质量、统一拓展市场销售渠道。这一模式成功解决了以往村集体发展产业时面临的技术管理不到位、村干部积极性不高、产品产量低、价格缺乏竞争力以及销售困难等诸多问题,切实将木耳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杨银军 宋鹤 高海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