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农技人员常驻田间地头 技术赋能 “菌菜轮作”
垣曲县:农技人员常驻田间地头 技术赋能 “菌菜轮作”
在垣曲县长直乡的设施蔬菜大棚内,“春栽木耳、秋种芥菜”的轮作模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这一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打破了传统单一种植格局,让土地“全年无休”,实现了产业轮作双收益。
走进长直乡设施蔬菜大棚,垣曲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正在指导村民们对已经成熟的木耳进行采收。这样的指导只是农技人员常驻大棚的日常,从日常管理到采收环节,点对点指导农户做好产业管护,手把手教农户掌握技术要点。
据悉,每年初春,这些设施大棚内芥菜茁壮成长;待其丰收后,木耳菌棒无缝衔接入棚栽培。这种巧妙利用时间差与空间差的轮作模式,能实现“土地不闲置,收入不断档”。而这一切,离不开垣曲县农业农村局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菌菜轮作不仅带来经济收益,更彰显生态价值。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芥菜与木耳生长特性互补的优势,指导农户将木耳菌渣还田转化为有机肥,形成绿色循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助力产出绿色优质农产品。
垣曲县农业农村局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阳阳表示,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强化技术保障。一方面,全力指导农户解决好木耳菌棒管理、芥菜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另一方面,组建专家服务团队,通过下乡实地指导、田间现场教学、线上实时帮扶等多元化方式,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同时,全面总结轮作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标准,推动“菌菜轮作”模式在更大范围发挥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杨银军 孟雪 鲁雪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