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多彩黑小麦变身乡村振兴“金种子”
盐湖区:多彩黑小麦变身乡村振兴“金种子”
在盐湖区杨包试验基地,成片色彩斑斓的黑小麦迎来丰收。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特色小麦选育与加工团队培育的黑小麦长势喜人,饱满的麦穗随风摇曳,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这个就是我们去年审定的品种——运黑1619,颜色偏粉红色,也可以说是红色。”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特色小麦选育与加工团队负责人于章龙介绍,黑小麦并非仅指黑色,目前培育出的品种涵盖蓝色、红色、黑色、绿色等多种颜色。
据了解,黑小麦的栽培和管理与普通小麦差异不大,同样在每年10月下旬开始播种,亩播种量在20到30斤之间。“到灌浆期,麦粒的颜色就会慢慢凸显出来,皮层开始变红变蓝,到收割时,颜色就基本定型为深绿色、深黑色或深红色。”于章龙说。
目前,盐湖区杨包试验基地的黑小麦已陆续成熟收割。虽然这些色彩各异的黑小麦亩产较普通小麦约低100斤,但其价格和营养价值均显著更高。于章龙介绍,黑小麦在花青素含量,以及硒、锌、铁等微量元素和酚酸类等功能活性物质方面,比普通小麦高出许多;在普通营养成分上,蛋白质含量也远超普通小麦。价格方面,一斤黑小麦比普通小麦贵3到5毛钱,一公斤贵6毛钱到一块钱。
由于黑小麦属于新兴产业,当前主要采用订单模式发展。于章龙的团队与企业合作,围绕黑小麦开发出丰富的面食产品。“黑小麦的重要用处是制作全麦粉,因为其高含量的花青素和微量元素主要富集在皮层。”于章龙表示,团队重点打造了全麦粉面包、蛋糕、馒头,以及晋南人喜爱的油茶等产品。
为推广优质黑小麦,于章龙及其团队多年来持续在试验田开展研究和选种工作。目前,已有5个品种通过审定,在运城各县市广泛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1万亩左右,不少农户从中受益,黑小麦正成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耿金乐 王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