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丹霞红”梨喜获丰收 红火果实映红致富路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聚焦三农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八月的盐湖区,秋意渐浓,瓜果飘香。泓芝驿镇瑞国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 200 亩高标准梨园里,饱满的 “丹霞红” 梨压弯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运输,一幅丰收画卷生动铺展,这红火果实正铺就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走进梨园,繁茂枝叶间,“丹霞红” 梨如红灯笼般悬挂,60 余名工人手提果篮穿梭其间,小心翼翼地采摘果实。合作社负责人李国斌拿起刚摘下的梨自豪地说:“这梨果型圆整、颜色红亮,像丹霞地貌,名字一点不假。” 今年 “丹霞红” 梨品质远超往年,汁水足、脆甜爽口、香气浓郁,糖度达 14 个,水准颇高。

据李国斌介绍,合作社梨园总面积 200 亩,今年 140 多亩挂果,每亩产量约 5000 斤,总产量超 70 万斤。从八月初到下旬持续采摘,这段时间天天有收成进账,满园硕果让他和工人们喜上眉梢。

“好果子是管出来、筛出来的。” 李国斌注重品质,种植环节采用合理密植技术,让梨树充分享受阳光雨露;精准灌溉系统按需供水,节约用水且保证梨树水分适量;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复合肥,从源头保证果实品质。

采摘后的筛选环节极为严格。果园旁的分拣车间里,20 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分拣:有轻微碰伤、颜色不够红亮、重量不到 220 克的,一律不能进入高端销售渠道。

严苛的品控让 “丹霞红” 梨凭借 “色如丹霞、酥脆爽口、果核极小” 的优势,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如今,每天有 6 到 7 万斤 “丹霞红” 梨发往全国各地,成了盐湖特色农产品的亮眼 “红色名片”。

“丹霞红” 梨的丰收,不仅让合作社增收,更成了周边村民的 “幸福引擎”。西翟底村村民关慧军说:“我家在隔壁村,每天在这上班能挣 100 多块,管午饭,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 采摘期里,60 余名采摘工人和 20 余名分拣工人多来自周边村庄,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作为山西省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合作社还通过技术推广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植。李国斌说:“我们不仅自己种好梨,还要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合作社常组织农户参观学习,分享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少农户开始种植 “丹霞红” 梨,拓宽了增收渠道。

从枝头的 “丹霞红” 到村民口袋里的 “红利”,“丹霞红” 梨见证了盐湖特色农业的活力,映红了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路,这里的丰收喜悦和幸福故事还在延续。(耿金乐 王洁)

(责编:杨倩茹、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