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王茅镇:南美白对虾丰收上市 秋日“鲜”味助增收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聚焦三农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眼下,垣曲县王茅镇福源美专业养殖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迎来丰收季,正陆续批量上市。这不仅为当地群众的餐桌增添了新鲜选择,也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收益。​

走进该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养殖户马红正穿梭在虾塘间忙碌着。收网时,活蹦乱跳的对虾在网中翻腾;称重、打包环节,她动作麻利,确保每一批虾都能新鲜送达市场。据马红介绍,目前对虾体长已达 15 公分左右,每斤约 20 只,完全符合上市标准。其销售渠道广泛,覆盖周边海鲜超市、生鲜市场,同时面向附近村民零售,日均销量稳定在 200 斤左右。养殖规模也在稳步扩大,去年养殖面积 10 亩、投放虾苗 35 万只,今年新增 5 亩养殖面积,虾苗投放量增至 80 万只。​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虾,原产于南美洲海域。它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能带来较高经济效益,且壳薄体肥、肉质鲜甜、营养丰富,一直深受消费者青睐。垣曲县王茅镇水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仅成为鱼虾等水产品栖息生长的 “天然乐园”,更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提供了绝佳环境。“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依托五龙泉的优质泉水,经专业检测,泉水 pH 值稳定在 8.7 左右,酸碱度适宜,完全满足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求。” 马红笑着说,下一步计划明年再扩养 20 亩,通过吸纳周边村民务工、引导参与养殖 “抱团发展” 等方式,带动更多群众加入特色养殖产业。​

近年来,王茅镇持续加码特色水产养殖政策支持,以 “强产业、促增收” 为目标大力扶持渔业发展。通过引导村民深耕绿色特色水产品养殖,积极引进南美白对虾、大闸蟹、锦鲤等优质品种,不断优化养殖结构。这一系列举措,既丰富了本地水产品类,更让养殖户的 “钱袋子” 越来越鼓,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杨银军 崔璐 鲁雪莹)

(责编:韩蕾、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