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下化乡:以“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
河津市下化乡:以“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
近年来,河津市下化乡半坡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民生关切,以“小切口”破题,通过系列务实举措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绘就乡村振兴温暖底色。
民生关怀有温度,托起“一老一小”幸福路
半坡村将“老有所依、幼有所教”作为基层治理重要抓手。2024年,村集体投入14.01万元,对325名60岁以上老人开展全覆盖探访慰问,通过发放生活物资、倾听需求,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创新推出“银龄暖心工程”,分两批组织老年人赴西安兵马俑、华清池及陕南特色景区开展8天文旅考察,让老年人在山水人文中感受晚年幸福。教育扶持同步发力,村集体出资6.5万元,为应届大学生、研究生发放助学奖励,既勉励学子勤学报国,更推动形成“重教兴学”的文明乡风。
风险防控筑屏障,织密安全发展“防护网”
面对极端天气与生态保护双重挑战,半坡村构建“预防+应急”双线机制。在降雪天气后,村支部迅速组织党员突击队,投入铲车、推土机等设施连续作业,及时清理村道积雪,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在生态安全领域,投资3200元购置专业防火设备,组建15人森林防火队,联动网格员对地灾点、天然林、黄河岸线开展常态化巡查。针对农业风险,主动对接保险机构,为全村658亩核桃、3163亩花椒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及农户200余户,筑牢产业“防风险堤坝”。
科学规划绘蓝图,升级基础设施促发展
半坡村以“前瞻布局+完善设施”双轮驱动,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支撑。村两委投资25万元开展全域航拍测绘,对村庄地形、资源分布等关键区域进行高清影像采集,构建三维数字模型,为产业发展、文旅融合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重点实施碗窝组至沿黄旅游路3.6公里道路修复工程。工程完工后,黄河大梯子崖景区至半坡村的通行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
从雪后清路的党员身影,到老人脸上的幸福笑容;从田间地头的保险保单,到学子手中的助学红包,半坡村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书写“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生动答卷。未来,半坡村将继续以治理创新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托举起群众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任俊生 张戈)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