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王茅镇:“五步闭环”调解机制发力,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垣曲县王茅镇:“五步闭环”调解机制发力,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垣曲县王茅镇“亳清和畅”人民调解队伍是一支民间自发组成的调解队伍,目前共有队员26人。成员主要由支村“两委”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组成,调解理念主要突出“和”与“畅”二字,目的就是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畅通。凭借 “五步闭环”调解法,让调解过程规范有序,构建起“干群携手共促和谐”乡村治理新局面。
“线索收集”环节,调解员借助人熟、地熟的优势,通过日常走访、矛盾摸排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群众从起初对调解工作的观望,转变为主动向调解员反馈矛盾信息,将生活中遇到的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及时倾诉。
“问题研判”环节,调解员与群众一起,依据收集的信息,剖析矛盾根源。凭借村“两委”干部对基层事务的理解、老党员的经验判断、老教师的沟通疏导,引导村民各抒己见,理清矛盾背后的症结,让群众深度参与到矛盾分析过程中。
“纠纷化解”环节,调解员针对不同类型纠纷,采取不同调解策略。处理邻里矛盾时,以情动人,帮助双方修复关系;解决家庭矛盾,从亲情角度化解心结;化解土地和债务纠纷,则依据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给出公正方案。在调解过程中,村民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积极发表意见,推动调解顺利进行。
“协议达成”环节,及时向群众公布调解结果,群众主动关注调解结果落实,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确保纠纷得到彻底解决,从 “要我调解” 转变为 “我要调解”。
“后续回访”环节,调解员回访村民,了解调解结果的满意度,收集意见建议。村民也会主动反馈调解后的新情况,为后续调解工作提供参考,实现了调解闭环。
“五步闭环” 调解法的有效运用,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更唤醒了村民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干群携手共促和谐”从理念变为现实,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和谐稳定的根基 。(杨银军 王玮 李鑫)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