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新城镇:党建引领齐争先 强化治理共创优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运城视窗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垣曲县争当全市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排头兵的火热实践中,新城镇清源村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从基层服务、联动共治、精细化治理等方面着手,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强化队伍建设,筑牢治理根基

清源村聚焦人的关键作用,着力破解力量散、效果差等难题。在培优头雁方面,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将3名政治素质高、头脑灵活、群众公认的骨干人才纳入后备力量管理,进行跟班培养,为换届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回归引雁,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政策措施,吸引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本村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等30余人组成村级志愿服务队,参与村级事务,培育出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敢创新的乡村人才队伍。此外,派出强雁,从镇机关选派3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精、懂农村、爱农业的机关干部包联,在项目申报、运营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

多元协同共治,凝聚治理合力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清源村整合治理资源,组建“村组干部+党员+网格”的服务队伍,形成“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实现从“支部主导”到“多元协同”的转变。一方面,构建全域联动“一张网”,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矛盾化解专题会,专门部署基层治理、矛盾调处等工作,深化“警网融合”,开展“平安村、小区”创建活动,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防控快速反应体系。另一方面,铆足矛盾化解“一股劲”,坚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开展“三官一律”进村、“两会一队”入户的一线工作法,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发挥志愿者服务队和“五老”志愿者的作用,针对重点人群落实“五包一”责任制。

开展环境整治,扮靓和美乡村

清源村探索“净化先行、绿化点缀、靓化提升”的环境整治模式,在基础完善、综合治理上发力。明确重点,将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确定责任人和整治标准,围绕街道巷尾、河道沟渠整治,配齐垃圾收集设施,常态化开展垃圾收集转运。调动各方力量,整合镇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村级志愿者,组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以“人力+机械”的方式拉网式清理整治。同时,利用闲置宅基地,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生态与景观效果,打造生态文明休闲区。

建立健全机制,有效回应需求

清源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健全相关机制,完善村“两委”联席会议、“一约五会”“网格员管理”等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倒逼规范落实,推进议事决策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确保人人参与。强化监督保障,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大监督力度,整顿党员干部作风,发挥村民自我管理作用,加强对清廉工作的监督。

未来,清源村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紧盯关键环节,发扬“高效、过细、见真、抓实、担当”的工作作风,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在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排头兵的征程中争先创优。(杨银军 李亚强)

(责编:韩蕾、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