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长型思维”破局就业焦虑
以“成长型思维”破局就业焦虑
“这个岗位实践的机会多吗?”今年3月,在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校园招聘会现场,几名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的学生向用人单位负责人咨询了解岗位详情。
交谈后得知,他们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身为招聘会志愿者,他们借服务之便近距离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有的还在几家用人单位处提前登记了实习意向。学生小杜告诉记者,她发现口腔医学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数量不少,但招聘人数有限,且需要持证上岗,竞争比较激烈。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她意识到提前规划的重要性,也对今后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在春招旺季,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记者留意到,除了应届毕业生外,众多低年级学生也纷纷来到招聘会现场“观摩取经”,提前洞察就业市场的动态。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职业规划前置到入学初期,并且以更加理性、更加务实的态度应对求职挑战。
“前来咨询的学生中有不少大一、大二的,现在的孩子很聪明,懂得提前规划的重要性。以口腔行业为例,如果学生认准了这个行业,就会提前主动接触用人单位,明确从事该职业所需的资质和技能,依据需求确定努力方向,从而避免临近毕业时陷入手忙脚乱的困境。”某口腔诊所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还提到,学生们的求职心态也发生了一定转变,相较于之前单纯关注薪资待遇,如今更关注用人单位的培训体系、晋升通道等关系长期发展的因素。这充分说明,学生们越发重视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反映出在就业压力之下他们务实的心态。
这种变化在应届毕业生中同样显著。“薪资待遇是以自身能力为基础的,学到实实在在的技术才是重中之重”。针灸推拿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张已与多家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她坦言,虽然不少同学仍在采取“广撒网”的求职方式,但更多同学开始理性评估自身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每一次机会都弥足珍贵,大家必须学会牢牢把握,勇敢地去尝试。”她说。
招聘会现场,还有部分老师陪伴学生一同求职,为他们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一位指导老师告诉记者,提早规划能够有效降低试错成本。平日里,老师们会为学生悉心讲解职业规划等内容,助力学生清晰认知自身可选择的空间,知晓应付出的努力,教导他们依据自身能力做出可靠的职业选择,让他们未来的就业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就业是终身课题,而非毕业季的“冲刺跑”。在这场特别的“就业启蒙课”上,记者看到的是更加理性的大学生,他们正以“成长型思维”审慎看待岗位选择,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开拓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记者 郝丽莎 摄 茹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