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樊村镇:党建广场变身 “晒粮场”助力麦收解民忧
河津市樊村镇:党建广场变身 “晒粮场”助力麦收解民忧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 眼下正值夏收关键期,小麦收割与晾晒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粮食收成和农民 “钱袋子”。然而,随着农村晒谷场日益减少,晒粮场地短缺成为樊村镇群众的“心头难”。部分村民无奈在公路晒粮,既影响交通秩序,又埋下安全隐患。关键时刻,河津市樊村镇主动作为,将镇政府门前的党建广场转化为“民生晒场”,用实际行动书写“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篇章。
走进樊村镇党建广场,只见大片金黄的小麦铺展在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党建广场,平日里是党员群众开展学习、休闲活动的“红色阵地,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服务“三夏”生产的“金色粮仓”。
从“党建红”到“麦穗黄”,樊村镇党建广场的“变身”,既是基层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也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缩影。近年来,樊村镇党委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民生实事深度融合,通过盘活闲置阵地资源、激发党员先锋活力,让“红色堡垒”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哨所”。
一粒小麦,承载着群众的期盼;一片广场,见证着党建的温度。当“红色阵地”与“金色麦浪”交相辉映,樊村镇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建为民”的深刻内涵,让党旗在夏收一线高高飘扬。(任俊生 任健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