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逐绿前行 厚植底色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运城频道>>本网专稿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深秋的永济,中条山巍峨苍翠,伍姓湖波光涟漪,旅游路生态廊道多彩斑斓,鹳雀楼湿地花海灿若烟霞……入目之处,皆是美景,永济仿佛开启了“美颜”模式。10月15日,全省国土绿化现场推进会在这里召开。永济靓丽的生态颜值,给每一位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靓生态颜值”的背后,是永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站位坚守生态优先,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高水平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高强度开展国土绿化工作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市林地总面积达到54万亩,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省级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林业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思路笃定 逐绿前行

永济,南依中条,西临黄河,是全省少有的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齐备、资源禀赋优秀的地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永济的底色,更是永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底牌。

近年来,该市积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将国土绿化工作摆在落实林长制的首位,书记、市长亲自做谋划、审规划、抓落实,镇街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形成了“人人作为、久久为功”的良好格局。

立足“黄河沿岸、三晋门户,文明之源、生态福地”绿化定位,明确了“平原建林网、滩涂建基地、荒山建屏障、村庄建园林、城市建花园”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坚持无规划不建设,聘请高端团队,精心设计、精致打造,先后制定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伍姓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等专项规划。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域旅游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将绿化提升作为基础工作,真正用高水平规划引领国土绿化工作开展。

项目支撑 增绿添彩

行走在永济,有一种风景叫车窗外的美丽。

从永济北站前往市区,18公里的高铁引道两侧层峦叠翠、色叶连波。这条彩色生态廊道,按照“纵有层次、横有厚度、多树种、多色彩、多景观”的现代林业理念进行建设,打造游客了解永济的“第一窗口”;徜徉在森林旅游步道,民居景观、绿道景观、文化景观渐次呈现,市民休闲锻炼,游客拍照打卡,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特色的绿色发展理念漫延铺开;驱车穿行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道路两侧既是造林绿化的主战场,又是串联普救寺、鹳雀楼等景观景点的风景线……这一条条“车窗景观带”,是永济市国土绿化近两年来向市民交出的靓丽“成绩单”。

为了把“绿色永济”的名片擦得更亮,该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持续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了荒山造林工程、经济林建设工程、河湖绿化工程、城乡绿化提升工程、通道绿化工程、中条山森林旅游步道工程、高铁引道绿化工程、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绿化工程、鹳雀楼生态共享统筹保护发展示范工程等九大国土绿化工程,为山川披绿,为大地增色。

在项目的支撑下,永济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普惠性和公益性愈发显现。在市区科学分布的六大城市公园,为市民打造了家门口的天然“氧吧”和生态“会客厅”。特别是今年新建成的体育公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湿地、草坪、喷泉、灯光交相辉映,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去处,国庆长假每天的人流量达2万人。同时,该市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建成了165个园林村,100万亩平原农区基本实现林网化,生态绿化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在永济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绿色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夯实生态根基、增加生态容量,持续提升生态优势,生态脆弱的短板基本补齐,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伍姓湖,山西境内最大的淡水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工业污水排放,这里的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按照“三晋碧水源、鸟类栖息地、伍姓文化休闲旅游胜地”地位思路,永济市先后投资2.23亿元,对伍姓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湿”。如今,这里蒲苇茂密、水鸟和鸣,“湖波泮淼不知远,澄作汪汪千顷波”、“夏则莲叶披云,秋则芦花吹雪”等历史文献记载的美景,正在一一重现。

提质增效 点绿成金

造林绿化,贵在久久为功的坚持。 

生态修复,更强调科学治理的精神。

以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为遵循,从“要数量”向“要质量、要效益”转变,因地制宜选择树种,以本地化体现特色,以多样化实现多功能……永济市在解答“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永济的荒山绿化树种不是松树就是柏树,简单追求绿量的提升。如今,中条山绿化基本淘汰了这些常规树种,按照“经济林坐底,花灌木缠腰,常绿树封顶”的模式,以山桃、山杏、连翘、黄栌等乡土树种、色彩树种取而代之。先后完成荒山绿化3万余亩,形成了缤纷靓丽的生态屏障。

逐绿前行,既要守护绿水青山,也要赋值绿水青山,用生态价值转换,换来产业长兴、百姓长富。

占地一万余亩的永济市生态共享统筹保护发展示范工程,就是一项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实践样板。该工程以鹳雀楼为核心,建设农田防护林、黄河防护林、经济林产业发展基地、景区休闲观赏游乐项目。以生态建设扮靓黄河为目标,见缝插绿,营造护岸林带,提升“含绿量”;以林草产业富民增收为目标,建立干鲜果经济林基地,提升“含金量”;以生态成果人人共享为目标,打造300亩诗意花田,推动旅游林业深度融合,提升“获得感”。全域联动、多业融合的生态共享统筹保护发展模式,为锻造“绿色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

借山水之灵气,绘发展之胜景。如今,放眼永济,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大美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低碳生活等绿色力量正在汇聚拓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征程上,永济正朝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阔步向前。(杨骁勇 杨凡丁 李向东)

(责编:张沛杰、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