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新套路难逃法眼 绛县农商银行保护客户账户安全
诈骗新套路难逃法眼 绛县农商银行保护客户账户安全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金融机构成为防范诈骗的重要防线,近日,绛县农商银行凭借敏锐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的反诈能力,成功拦截一起4.7万元电信涉诈资金,切实履行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当天上午,客户李师傅匆忙来到该行,要求支取一笔大额现金。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异常:该笔资金为当日异地转入,而客户此前的交易均为小额日常消费,明显不符其用卡习惯。当柜员进一步询问资金来源时,李师傅先是声称“安徽朋友转账”,但系统显示汇款方开户行位于江苏。面对追问,客户言辞闪烁,并频繁查看手机,行为可疑。
工作人员立即提高警惕,一边稳住客户,以“业务核实”为由暂缓办理,一边向运营主管报告并报警。经查看客户手机聊天记录,发现其前一天添加了自称“中央扶贫办负责人”的微信,对方以“发放国家扶贫金”为由,要求客户严格保密,并教唆其如何应对银行询问。工作人员迅速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政府机构”诈骗,随即向客户耐心讲解骗局套路,并出示反诈宣传资料,揭示诈骗分子的常见话术。
随后,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结合近期类似案例向客户剖析诈骗手法。在该行员工和警方的共同劝导下,李师傅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成为诈骗帮凶,主动放弃取款,并配合警方进一步调查。
此次成功拦截诈骗资金,得益于绛县农商银行长期以来的反诈工作部署,该行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并通过厅堂宣传、社区宣讲等方式增强公众防骗意识。未来将继续深化警银协作,创新反诈宣传形式,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全力守护客户资金安全。(阴朝辉 王建藤)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